首页

婉慈icon视频哪里有

时间:2025-05-30 06:42:06 作者:深化改革强动能 文明互鉴展风华 浏览量:13343

  深化改革强动能 文明互鉴展风华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综述

  光明日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牛梦笛

  5月26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广东深圳开幕。本届论坛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主题,与会人士围绕相关议题积极展开探讨,为深化文化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言献策。

  凸显文明互鉴主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在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应当立足文化生命体,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以“在文化生命体的实践创造中把握文化主体性”为题发表演讲。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文明根基。”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强世功从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视域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明演化发展规律的内在关联,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的普遍意义。

  围绕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时代命题、未来路径等议题,与会嘉宾就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分享了真知灼见,引发知识界、文艺界的热烈反响。

  “专家对中华文明主体性的解读和认知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以‘两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体现文明创造的主体性,这一共识正在学界和社会逐步形成。”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表示。

  “未来,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守正创新中构建自主艺术体系,才能让舞剧真正成为传递中国精神、塑造国家形象的‘文化顶流’,为全球文明互鉴贡献东方智慧。”深圳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者、舞剧《咏春》主演常宏基说。

  引领文化创新方向

  当前,数字和人工智能技术正澎湃而来,文化领域应潮而动,成为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时代风景。

  “在文化与人工智能的邂逅中,激活更多潜能、演绎更多精彩,是新境遇中各国文化战略中的普遍关注,也是新时代中国积极的战略行动。”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在演讲中,探讨了“数智时代下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这一崭新课题。

  “文化与AI的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已然成为席卷全球的时代浪潮,不仅是延续中华文脉、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课题,更是我们在迈向文化强国征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核心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指出。

  “本次论坛积极回应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迭代升级,对于文化创新创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在新的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推进文化领域新空间、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系统性变革的思考和建议,令人印象深刻。”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建表示。

  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毓强看来,本届论坛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征。“如科技与文化话题,数智赋能文化贸易话题等,不仅有效、深入、务实,且具有较强的引领性。”

  “面对AI等技术浪潮,我们必须在‘AI+文化’融合中坚持文化主体性,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守护文明的连续性与精神独立性。在推进电影工业化、智能化的同时,更要从中华文明的生命系统中汲取力量,让中国电影在世界文化图景中自成风景、挺立潮头。”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认为。

  提升文化治理效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本届论坛上,如何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破解文化发展难题,提升文化治理效能,也是专家和与会人士的重要关切。

  “主流媒体担负着塑造主流舆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是文化强国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龚政文在演讲中,深入分析了主流媒体当前所面临的痛点和短板,并提出系统性变革这一突围之道。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探讨了历史文脉赓续与城市文明构建的有机共生。“城市治理不仅是社会治理,也是美学治理、情感治理。让物理之城与心性之城相互生成、互相内化,是建设现代化人文城市的核心路径。”谢有顺说。

  “过去几年,中国的科幻产业变得比过去更丰富,有更多新的亮点正在出现,论坛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非常及时且受到期待。”科幻文学作家、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说。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5月15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上升1.1%

迈湾水利枢纽工程的工程效益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和发电。苏进臣介绍,在供水方面,每年将向下游提供3.31亿立方米的生产生活用水;在防洪方面,将海口市城区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定安县和澄迈县城区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在灌溉方面,工程配套建设灌区,灌溉面积达53.98万亩,为南渡江流域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提供水源保障;在发电方面,工程配套建设有4万装机的三台发电机组,每年发电量达到1亿千瓦时,将为海南电网提供清洁能源。(完)

餐饮业领衔一季度消费增长,消费分化下中端餐饮日子不好过

两国在地理上相距遥远,但在经济和贸易结构上高度互补,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在各个领域成为密切合作的伙伴。中国是秘鲁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秘鲁是中国在拉美的第四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76.9亿美元。中国的超大市场为秘鲁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带来巨大商机。

百年柿子树挂满“柿柿如意” 重庆武隆乡村美如画

对此,陈挥文今天(14日)在政论节目《新闻大白话》中指出,围剿徐巧芯的都是民进党支持者,难道赖清德不该出来说句公道话吗?陈挥文质疑赖清德“已经沉默一个月了”,还要熟视无睹到什么时候?他强调,进入司法程序后,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但民进党网军近乎于人格灭的遭扰必须停止。“要输赢就该在选举或立法机构投票上进行攻防,而不是跑到别人家进行人身攻击。”

火车下铺权益之争:二桃杀三士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提出6个方面要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产业协同协作深入推进,截至2022年底,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超过9000家,“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模式加快构建。交通一体化加快建设,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铁路、京哈高铁京承段等开通运营,京昆、京台、京秦等9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有力推进,2022年京津冀区域PM_2.5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下降超60%,永定河实现26年来首次全线通水。雄安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区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蹄疾步稳,保持年度千亿元以上投资强度,行政办公区二期建成,三大文化建筑建成投用,一批重点工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半小时内赢了比赛!孙颖莎顺利晋级32强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极大丰富和创新发展,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